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请旨(打滚求月票)
    吃完午饭,九阿哥就去了西花园。

    四阿哥与七阿哥也在。

    两人站在荷池中所外,看着这屋子皱眉。

    九阿哥道“是不是嫌小这院子,单住还凑合,合住不方便”

    四阿哥看了眼附近空地,道“这边院子是少了”

    九阿哥道“昨儿过来送十五阿哥他们回来,我就寻思这个了,等到开春,还是要开工再建屋子,要不住不开。”

    偏偏小阿哥们年岁小,这阿哥所也不适合建在外头,否则门禁不严,有淘气出去什么的,看不住。

    四阿哥往北看了一眼,道“阿哥们住处都拥挤,伴读所那边是不是更挤了”

    九阿哥道“去年夏天加了一排屋子,凑合着倒是够用,十三阿哥的伴读空出来地方,正好给今年的皇孙伴读。”

    皇子每人伴读八人,皇孙每人伴读四人。

    相当于退出去八人,进来八人,齐平。

    十三阿哥成丁了,今年开始,不用去上书房了。

    伴读们也都出来,继续在十三阿哥身边当差。

    七阿哥没有说话,现预备也来不及,只能对付着。

    九阿哥想起了宫里收拾出来的乾西三所,道“四哥、七哥,乾西三所收拾出来了,到时候弘晖跟弘曙住那里。”

    七阿哥还罢,没有什么反应。

    四阿哥想起了四所之事,看着九阿哥道“今年是不是当翻修四所了”

    十七阿哥明年挪宫,只有那一处空院子了。

    九阿哥点头道“已经叫营造司预备了,天暖了就动工。”

    西花园是太子阖家所在,名义上是赐给太子的。

    大家也不好久留,说了几句话就从西花园出来。

    九阿哥想要不要提一提嫡次子读书之事,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

    还不知道皇父什么反应,先说了也没意思。

    四阿哥的嫡次子比丰生还小,七阿哥的嫡子则是没影儿。

    四阿哥想起今天已经是初五,再有十来天就是十六,十七阿哥种痘的日子。

    他就嘱咐九阿哥道“十七阿哥换新痘苗之事,不必告诉妃母,免得惊扰了,惦记不安。”

    初一那日他见了十七阿哥,是个腼腆守礼的小阿哥,跟十五阿哥的老实拘谨不同,跟十六阿哥的活泼伶俐也不同。

    小阿哥爱笑,身边跟着的人也都妥帖,就晓得宜妃这个养母看顾的好。

    太子妃已经病了,别大正月的再病下一个。

    九阿哥没想那么多,道“汗阿玛做主,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也就是丰生他们没到岁数,否则就跟十七阿哥一拨了。”

    四阿哥想起了十四阿哥的话,看来九阿哥是真不担心这新痘苗有什么不妥当处。

    他看着九阿哥,斟酌着道“熟苗已经种了几万、十几万人口,新痘苗这里还不到两百人”

    九阿哥道“可好就是好的,这还论资排辈么这种医术上的问题,肯定是新的比旧的好啊,就跟御药房的成方似的,改进的方子都比早先的好,要不改它干嘛,谁也没闲着”

    他说的直白,四阿哥沉吟。

    他两个阿哥才过百日,最早也要后年冬天或大后年冬天才种痘。

    到时候,他应该也会选新痘苗。

    三、四分与不足一分,要是保持这个比例,那并不难选择。

    七阿哥却很坚定。

    且看后效。

    四阿哥要回阿哥所,兄弟别过。

    九阿哥跟七阿哥进了畅春园。

    七阿哥往护军值房去了,九阿哥则是直接到清溪书屋外求见。

    清溪书屋里,康熙正在召见太医。

    他问的不是太子妃病势,而是内馆阿霸亥台吉的状况。

    阿霸亥就在口外,快马往返几日可达。

    台吉瘫痪后,理藩院就报了阿霸亥院请旨,要安排人出京往阿霸亥部送信。

    他当时批了。

    算算日子,要是郡王跟福晋要来京,折子应该快到了。

    “炭毒素来霸道,还需再针灸些日子,痊愈的希望也不大。”奉命过去诊看的太医如实禀告。

    康熙想起了去年中炭毒薨了的平悼郡王。

    这京城炭毒问题,每年冬天都要命,还是要想个法子防范。

    他摆摆手,打发太医下去。

    要是中炭毒的是寻常台吉还罢了,这个是郡王嫡长子,十福晋的胞兄,未来的阿霸亥郡王。

    等阿霸亥部来人吧,到时候郡王与郡王福晋应该会带嫡次子或嫡幼子过来。

    “皇上,九爷求见”梁九功进来禀告。

    康熙想起中午的鸡蛋羹,有些嫌弃。

    这是来表功了

    这点做的不好,有时候孝敬不必挂在嘴上。

    这就不够稳重。

    他点点头道“传吧”

    九阿哥进来,道“汗阿玛,儿子去西花园看了,四哥家的弘晖跟七哥家的弘曙今天入园,荷池四所满满当当都是人,眼见着就要住不开了,要不要在旁边加两套院子”

    荷池四所的格局,跟南五所与北六所都不同。

    南五所与北六所是按照宫里的阿哥所建的,院子是连着的,几个三进院子挨着,中间的院墙共用。

    荷池四所,则是独立的四个小院子,北边并排三个,两大一小,南边一个。

    没有高的院墙,就是用花木修建的院墙。

    西边还有空地,可以腾出来,再加几个小院子。

    康熙日理万机,早已忘了皇孙入园之事。

    听了九阿哥的话,他才想起来,对九阿哥道“皇孙小,两人住一处不就好了朕记得,去年夏天的时候,就是这样住的。”

    九阿哥道“四个院子,有个院子屋舍少,只能住一人,就十五阿哥住了,剩下三处平均两人不够,有一处住了三个。”

    是弘昱、弘晴跟弘升住一块了。

    堂兄弟三人同庚,又是在上书房相伴读书了一年,不乐意分开,就挤在一起住了。

    “今年还能对付一年,等到明年十七阿哥入上书房,就更住不开了”

    说到这里,他想到了阿哥所。

    九格格得太后宠爱,往后少不得像现下一样也常常到海淀住。

    那样的话,十二阿哥大婚后住哪里

    当时盖北六所的时候,就是按照截止到十四阿哥算的。

    加上南五所,总共是十一个院子,正好一人一处。

    可是多了九格格一个,就不够分了。

    九阿哥就道“还有园子外的阿哥所,日后恐怕也不够住,要不要在北花园附近,另起几个院子”

    康熙想着两处阿哥所的布局,就晓得九阿哥为什么担心不够住了。

    他也想到九格格身上。

    即便给恩典,也不当从皇子例。

    公主就是公主。

    无规矩不成方圆。

    皇家是皇家,外戚是外戚。

    他就道“在北六所以南,另起几个二进院,为公主与还朝公主暂住之处。”

    去年端午节后,荣宪公主就上了折子,请旨还朝,被康熙给拒绝了,令荣宪公主好好给淑慧大长公主守孝。

    到了今年正月,荣宪公主就要出孝了。

    她素来孝顺,晓得生母降位封宫,总要回来一趟才会安心。

    经过大半年的沉淀,康熙已经能平和的面对女儿了。

    总要说清楚,这样含湖着,影响父女情分。

    九阿哥听着吩咐,已经在琢磨这个几个是几个好。

    后年是汗阿玛五十大寿,肯定有公主请旨还朝贺寿。

    还有留京的公主,眼下看着是九格格一人,可是十格格定亲的蒙古王子是失了部族土地的,部民安置在口外,王子带着弟弟在京城居住。

    等到十格格大婚后,说不得也要在京城几年。

    那这院子还是往富余盖吧,少了的话,到时候又缺房子

    下一更7月17日中午12点左右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